返回首页
400-811-5280

微信公众号

首页>> 文献>> “五育并举”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

“五育并举”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

栏目分类:文献 | 发布时间:2025/04/21 10:36 | 浏览量:(43)人浏览 | 来源:教育中国

“五育并举”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

黎利  金鹅民族小学校

 

摘要:在“五育并举”的社会环境下,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正逐步走向成熟。本人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融入“五育”的必要性入手,探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,以“五育嵌入”的理念探索育内嵌入、育间互嵌、跨域整合等课程改革的方式,结合自身经验来论述。

关键词:五育并举 农村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

 

  语文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指出,以人民为中心,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,坚持德育为先,提升智育水平,加强体育美育,落实劳动教育,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,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现在,各地都在推行“五育并举”,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“五育并举”进行改革,成为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。


   一、农村小学语文嵌入“五育”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。


虽然我们国家的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,但是还有很多农村学校只看语文、数学的分数,用语文、数学的成绩给老师、学生排名,学科之间极不平衡,尤其是德育教育严重缺乏,劳动学科更得不到重视的现象一直存在。“五育并举”不再是一句空口号,它重在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,劳动之间的相互融合,互不分离。“五育并举”并不是它们之间单纯的结合,而是要在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依存,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“五育并举”的观念时,就一定要与传统意义上的主科想法相冲突,改变原有观念,让“五育”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,在我们平时实施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,要持之以恒地贯彻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想法,为寻找农村小学语文学科中“五育并举”的思维方式;还有,我们在教学时都要以学生为主体,学生的反馈才能检查出我们教学能力的好坏,坚持这样走下去,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人才,将来为祖国服务。


   二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遵循“五育并举”。


“培养什么人,如何培养人,为谁培养人”这个根本点出发,来研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,就要综合各学科课程来看教学改革与成果。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,反映了五育的教育成效,对学生的价值观、人生观,世界观都有深远的影响。


   (一)、育内嵌入


“育内嵌入”指从语文学科内部去寻找“五育”,来制定有效的过程。学生在一节课中学习多种学科的要素,更好地拓展学科知识。


   我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《鲁滨逊漂流记》为例,这篇课文选用片段重点描写了鲁滨逊在严酷的环境中的心理斗争,揭示了他身处绝境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,生活下来的原因。这个过程处处都有“五育”的影子,我在教学时,让学生归纳总结出鲁滨逊面对生活的挑战时,他用自己的幸与不幸、好处与坏处如实列出来加以对照的方式,可以看出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,即渗透了德育;本课的知识点是学会写梗概,这一语文要素渗透着智育;我强调鲁滨逊能从船上搬运出来那么多东西,修房造屋,说明他有强壮的身体,即证明体育的重要性;当教到鲁滨逊能够根据地形建造适合自己居住的房屋,制作适用而且好看的生活用品,种植粮食,驯养动物,我巧妙地引入美育和劳动的教育。鲁滨逊在经过失落、绝望、恐惧后,以冷静、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,开始了自己与恶劣环境进行不屈不挠的战斗,让他的积极乐观,聪明能干,不向困难低头的形象更加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,也能更好地植根于学生心中,从而达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,逆境时也要向鲁滨逊学习的目的。


   (二)、育间互嵌


“育间互嵌”是指某两育之间的相互嵌入,以其中一方为主导,嵌入另一方的一种形式。如在语文学科与《道德与法治》学科之间的相互嵌入,在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个主题时进行“智育十德育”的方式,实现智育和德育之间的相互嵌入,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立体化,形象化,让他们在拓展方面得到更好的延伸。如我们在学习五年级《圆明园的毁灭》时,教师除了要讲解相应的语文要素外,还应引入圆明园今昔对比上。在《圆明园的毁灭》中,虽然讲的是圆明园的毁灭,但是作者用了更多的篇幅来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、美丽、壮观,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通过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被无情的毁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这么美好的东西在自己的国家被外囯列强肆意破坏,贱踏,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!除了对文章内容的教学,我还采用了播放圆明园的图片和视频,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对比,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。以此为契机,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使其知道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,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,增强学生的使命感,让他们树立起为国家独立自主,繁华富强而奋发图强的观念。在拓展部分老师可以联系学生在五年级的《道德与法治》学习过程中的“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”这个章节的内容,教师结合九一八事变、南京大屠杀、卢沟桥事变等事件,引导学生明白这些事件是民族的苦难,国家的灾难。我们国家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。在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时,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,众志成城,为民族为祖国而战。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,勿忘国耻,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,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。在教育教学中老师教师应该把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,用学科特点育人,让学生在《道德与法治》这个学科的学习中厚植爱国情怀。


此外,语文教师还应学会智育与美育,劳动等学科结合,在语文教学中随时随地运用“五育并举”的理念,使它成为一种教学常态,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,促进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方位的发展。


   (三)跨育整合


在当今“五育并举”的大环境下,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要与各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,还要联系课内课外资源,将语文学科资源与当地资源相整合,在具体情况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。如我县2022年10月受新冠疫情影响,我们全县师生停课,教学活动由线下改为线上,让语文课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语文教学不再是课堂内的知识的教授,还应包括学生各项技能的培养:如组织学生在家里洗衣做饭、打扫卫生、制作手工等,在线上进行汇报分享。这实际上就是一次真正完整的“五育”教育,丰富语文课程的内容与方式,让“五育”教育延伸到语文课堂之外的生活之中,全面打破语文教学的局限性。


   三、结束语


无论在哪个层面,“五育并举”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道路都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。总之,“五育并举”工作在我们农村学校才开始开展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完全融入“五育”还需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,不断改革,紧跟时代,不断更新观念,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,让语文学科真正落实教育教学改革,引领各学科的发展。

 

参考文献:

[1] 新课标视域下中小学武术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践探索   陈瑞研;高宝龙; - 《中华武术》- 2023-01-06

[2] 统编教材中的英雄人物之八——抗日战争英雄群像--江西频道--人民网

 

 

排行Ranking
    推荐Recommend